肠菌胶囊助力晚期结直肠癌治疗凸显神奇疗效
阅读【2882】 日期【2021-12-01】
2021年11月25日,第二届肠道微生态与疾病研究转化论坛在上海举行,300余位国内微生物研究与转化领域专业人士共同参与了本次大会,20余位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医院、微生物研发生产企业的专家学者、医疗工作者、企业家就肠道微生态与疾病机理、肠道微生态临床应用转化及产业化等领域进行了大会发言。
会上,一份《菌群移植与晚期结直肠癌的治疗方向》的专题发言,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来自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肿瘤中心陈永顺教授采用“菌群移植+PD1+靶向药”的三联疗法,对既往系统治疗失败的MSS型晚期结直肠癌的患者进行了创新性治疗,初步取得了令人振奋的临床试验结果。
新型“三联疗法”在晚期结直肠癌治疗中的神奇表现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微卫星稳定型(MSS)患者约占总体结直肠癌人数的93%,这部分病例对单药使用免疫治疗(PD1)无效。本次公布的15例晚期患者,都是经过标准的二线治疗后没有明显疗效的情况下,在三线治疗中使用肠道菌群移植联合PD1和靶向药的“三联疗法”后,肿瘤都得到了很好的控制,肿瘤标志物有不同程度下降,患者免疫功能增强,肠道菌群相比治疗前更倾于平衡,在可评价的病例中肿瘤控制率达到100%,疗效令人惊喜!
目前,国际学术界已经逐步达成共识,肠道菌群参与了抗肿瘤天然免疫反应,肠道菌群的种类丰度、数量的多寡及结构的合理性直接与PD1抑制剂治疗的疗效、生存期密切相关。在MSS型结直肠癌患者肠道内重新建立健康人的肠道微生态系统,是本次联合治疗的关键所在!
而该课题研究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是善行生物提供的来自山区中小学生供体的肠道菌群胶囊。
善行生物优质的肠菌供体与制备技术是新型“三联疗法”妙手回春的秘诀
肠道微生态的临床医学研究及治疗,首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具备健康而优质的肠道菌群制品,肠菌的品质直接影响临床治疗的疗效!
善行生物的健康肠菌制品,多年来坚持在山区进行采样,其原料供体来自赣南山区天然无污染的生态环境下生活的中小学生的粪便,经过严格的筛选、完善的生产制备流程,获得了菌群丰度高、活性有益菌数量多的肠道菌群液和只在肠道内崩解的健康肠菌胶囊,为肿瘤及各类慢性病患者进行肠菌移植提供了优质的肠道菌群。
目前,依据公开披露信息显示,包括美国同行在内的业界肠菌胶囊制备损耗集中在50%左右;2020年,上海市生物医药行业协会发布的《肠道菌群移植样本质量控制标准》(团体标准)其标准为“标准化胶囊菌群活性>80%,活菌数量>1.5*1010CFU”;而善行生物肠菌胶囊菌群活性>90%,活菌数量>2*1010CFU。
肠道菌群移植为什么对肿瘤患者的治疗有显著疗效呢?
针对肠菌移植在肿瘤患者的治疗中所起的神奇疗效,上海电视台栏目记者采访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肿瘤中心副主任陈永顺教授,他从五个方面给我们做了解释:
一是调节人体免疫功能。人体的免疫细胞有70%-80%分布在肠道及其周围,当肠道菌群失调会导致人体的免疫功能失衡,免疫力下降。当免疫系统出现问题,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下降,从而让肿瘤细胞有机可乘,不断扩增和发展。因此,建立平衡的肠道菌群系统,能有效的调节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免疫力,是我们抗击肿瘤的重要条件。
二是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通过肠道菌群移植改善体内的肠道微环境,在增加有益菌群数量的同时,打破适宜癌细胞繁殖的肿瘤微环境,有利于肿瘤患者的治疗和康复。
三是对免疫治疗、铂类药物增敏。免疫治疗(PD1)和化疗目前是肿瘤治疗中常用的治疗方案,而肠道菌群在免疫系统的形成和天然免疫反应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肠道菌群的结构、丰度和菌群数量直接对PD1治疗的疗效产生作用,因此肠菌移植后,能显著的增加PD1对人体的敏感度。而铂类化学药物的使用往往导致肠道菌群紊乱,对人体免疫力破坏严重,影响了药物的治疗效果,肠菌移植后,肠道菌群紊乱的状况得到有效改善,免疫力增强,提高铂类药物的敏感度。
四是减少化放疗副作用。肿瘤治疗中普遍使用的化放疗手段,通常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杀死了自身的免疫细胞,从而导致免疫力下降,临床表现头晕、食欲下降、各类器官出血、易发感染等症状,同时损伤心脏、肝脏等人体重要器官。由于菌群移植能有效的提高人体的免疫力,让肿瘤患者体内的免疫细胞处于相对活跃的状态,使化放疗副作用最大限度的减少,提升治疗效果。
五是改善肿瘤患者营养代谢。肿瘤患者体内肠道微生物失调,营养代谢能力较差,对糖、蛋白质及脂肪的吸收能力偏弱,往往导致肿瘤患者无法通过外界获得足够的能量支撑。而肠道菌群移植能有效改善人体肠道微环境,显著提高人体代谢合成能力,进而促进肿瘤患者的营养吸收,提高生存质量。
不忘初心,善行天下—优质肠菌制品是如何诞生的
善行生物的肠道菌群品质如此优异,那当初它是怎么来的呢?抱着这个好奇心,上海电视台栏目组记者采访了善行生物董事长王京苏先生。王京苏先生给我们聊起了自己辞官下海后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
2016年,我担任中国科技大学肠道微生物稳态研究实验室主任,我们在安徽某大学组织了国内第一次大规模健康菌群的供体筛查,严格按照欧洲的标准对3900名大学生进行了肠道菌群质量的筛查,结果令人大跌眼镜,只有29名学生符合供体标准。可当这些学生暑假结束返回学校再检测便便,居然全军覆没,没有一个人合格。
我们经过分析认为,食物农药残留、抗生素的使用、学习工作压力、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已经使生活在城里的大学生很难产生健康的肠道菌群了,于是我带领课题组来到安徽大别山区的舒城县,在当地小学生中进行筛查,结果令我们喜出望外,供体的合格率高达10%!
按照规定,每个孩子当天拉出一坨便便我们都会给营养费,但是万一孩子当天拉不出来,他的家长因为钱替孩子拉一坨,这个风险是存在的,为了确保供体的安全可靠,我们就住在村里,每天早上带着采样盒到孩子家中采样,目睹大便合格后,贴上标签放入冰柜。就这样,我们开启了全世界唯一主动在山区中小学生中进行供体筛查和采样的工作。
目前,我们在江西赣南山区的赣州建立了采样基地。在实验室的厌氧工作站中进行菌群制备,形成优质的肠菌制品。未来,我们规划在全国各个省都建立采样基地,最终让全国人民都能用上健康优质的肠道菌群。
肠道菌群移植将诞生出未来新型的肿瘤治疗手段
当今,肿瘤治疗领域诞生出各种联合治疗方案,但无论哪种组合治疗方案,肠道菌群在免疫微生态中的重要地位,注定了肠道菌群移植将是未来所有肿瘤治疗方案的主要辅助手段,最终成为各类肿瘤治疗的常规必备项目,必将引起肿瘤治疗手段的重大变革。